十堰市长陈新武,“致富项目”成“坑民工程”背后的猫腻还需彻查?
十堰市长陈新武,“致富项目”成“坑民工程”背后的猫腻还需彻查?
“小康不小康,关键看老乡”!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途中,不让一个老乡掉队是党中央的明确要求,更是各级党委、政府的分内职责,也是执政为民的体现。然而,帮助老乡脱贫致富需要保持一种理性和科学的思维,不能只凭借热情而拍脑袋决策就不合时宜引进产业和项目,否则极有可能沦为不折不扣的“花瓶”,不仅劳民伤财,而且会让地方政府陷入“塔西佗”陷阱。近日网贴《十堰市长陈新武,致富成致穷背后有官员失职?!》就讲述了这样一个现象!
湖北省十堰市茅箭区茅塔乡廖家村三组(百花沟)全体村民目前就经历着这样的烦恼和痛苦,甚至已经到了走投无路的困境。事情还得从7年前说起——百花沟是一个风景怡人的小山村,住着四十多户村民,世世代代以过着春种秋收的安逸生活,虽然收入不高,但也过得逍遥自在。
时光到了2010年,茅箭区政府相关领导心血来潮,突然决定大力发展茶叶产业,目的是带动当地百姓发家致富。政府帮村民脱贫致富奔小康,当然村民积极支持,于是乎在短短的时间内村民的土地被征用,开始在政府的指导下种植茶树。然而7年过去了,百花沟一带,政府搞得茶叶项目,依然没能步入正轨,更别说盈利!村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,也同时陷入了困顿之中。尽管村民们按照协议给茶叶项目开发方锄草、采摘茶叶等劳累不堪,但由于采茶期短,锄茶树地荒草随着茶树的长大而无活可干等原因,绝大多数村民全年仅靠着一亩地200元补贴维持生活,甚至连200元的补贴也被克扣。
满怀的美好憧憬不仅没有实现,而且村民的收入连之前也不如,不少村民再次返贫,一年不如一年。“橘生淮南则为橘,生于淮北则为枳”,政府力推的“致富项目”最终成了“坑民工程”,之所以会如此,主要是当初引进这个茶叶项目的茅箭区政府领导干部不接地气,民主意识不足,事前调研、论证、评估等工作不到位等。如村民所言,百花沟海拔等地理位置,气候条件,土质土壤等均不适合茶树种植。也就是说,政府力推的项目缺乏现实的考量,成了形象工程,而今希望忠诚担当的陈新武市长能够认真调查这件事情,让当初的那些拍脑袋决策者为“坑民工程”买单,付出应有的代价。
再者,政府在运作这个项目的时候,也波诡云谲、扑朔迷离,令人质疑其中是否存在***问题,是否存在权力勾兑的猫腻。比如:一是政府搞的茶叶项目获利情况和利润分成,7年间没有任何信息公开,不存在暗箱操作很难说得过去;二是让出土地的村民依法享受国家相关补贴,每年每亩地仅仅400元,2015年以前只有200元,但这些补贴不知去向,该怎样理解;三是百花沟总共只有200亩地,公示牌上却公开标注种植了600多亩茶叶,是不是存在互相勾结,空手套白狼,非法套取国家相关的惠农资金呢?四是为何村民屡次上访,却到现在都不见政府明确的答复等。
村民在公开信里提的要求和建议合情合理,也是保护自己合法权益和为村子尽快步入良性循环的呼声。比如,立即核算与发放相关天保林补助款等属于村民的款项,以解决村民快要揭不开锅的生活困难情形,避免矛盾尖锐化,出现村民不理性表达诉求问题等,免得出了影响稳定大局的大事!建议毁掉所有茶树。引进有实力的企业重新规划,打通百花沟跟百花山(交通原因,百花山千余亩良田沃土被荒废)之间的山路,联合开发,做观光农业、采摘、休闲渡假、旅游农业等项目。
“忠诚、廉洁、担当、有为”是党中央对领导干部提出的具体要求,也是“执政为民”的体现,精准扶贫也是国家的重要任务,因此希望陈新武市长聆听一下群众的心声,察纳雅言,对百花沟茶叶扶贫项目的前前后后进行认真调查,让搞形象工程、政绩工程的茅箭区政府官员走到前台,对惠农资金的走向弄清楚,斩断那一双双伸向惠农资金的黑手。另外,按照中央精准扶贫的要求,认真对百花沟的情况把脉问诊,制定出具体的政策,让百花沟的群众真正感到党和政府的温暖!
lili800- 帖子数 : 639
注册日期 : 14-11-29
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:
您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